霍山名人汪凌汉介绍
汪凌汉(1896年~1959),名明甫,字少潭,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在诸佛庵乡七里冲(原名漆榔冲)村。自幼聪敏过人,6岁起读了10年私塾,后又从师学医,学成后一面义务为乡邻治病,一面倡导办学,自任教员,培育家乡子弟,深受乡邻称道,为求深造,在医病、育人之余,刻苦研读文史哲学。在近30岁时,考取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读书,民国21年(193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时,结识朱自清教授,并在朱的指导、帮助和影响下,学识水平有较大提高,对日益炎凉的世态甚为愤慨。不久返回安徽,先后在省立安庆一中,私立东南中学执教。抗战期间,为解决大批青年失学问题,省教育行政当局在后方办了10所临时中学和一批分校,凌汉出任办在诸佛庵坳子行的一临中分校教务主任并代理校长职务。31年7月,霍山县简易师范学校开办,他应聘任首任校长,简易师范学校同县立初级中学合并后,任初级中学校长,前后10年之久。1952年调六安中学任文史教员。在30余年教育工作中,他师德高尚,言传身教,一丝不苟,深受称道。1953年,他被调到省博物馆、文史馆任文史研究员。为搜集珍贵的文史资料,他不顾年高体弱,不分严寒酷暑,常跋山涉水,深入民间调查访问,抢救到一批很有价值的资料,又对这些资料核实订正,分类整理成文,受到领导的表扬。
凌汉一生献身教育事业,桃李遍江淮。他在诗文、书法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他酷爱典籍与文物,所藏千余册典籍中,许多是孤本。他的藏书和诗文、书法作品在“文革”中荡然无存。晚年虽受某些不公正待遇,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之心丝毫没有动摇。60岁时作诗:“满头霜雪年年异,放眼河山日日新,六旬人如春梦短,鼓山鸡唱晚山青”,以表达他的赤子之心。1959年病逝。
“汪凌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