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滁州市名人>明光市名人

汪道涵

汪道涵人物照片

明光名人汪道涵介绍

上海原市委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

汪道涵(1915年3月27日-2005年12月24日),男,汉族,原名汪导淮,安徽省嘉山县(今明光市)人,曾就读于交通大学 、光华大学 ,同盟会元老汪雨相之子,中共党员。 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

1937年考入光华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上海市市长,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汪道涵被推举为会长。1993年4月27~29日,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1993年4月,汪道涵授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

汪道涵人物生平

汪道涵早年经历

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1932年,18岁的汪道涵从南京中学(今宁海中学)考入交通大学机械系,11月底遭国民党逮捕,三个月后被父亲保释出狱并在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7年春,复考入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理学院数理系,插入二年级继续读书。

汪道涵加入中共

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县长、行署副主任、专员、地委委员等职。

1940年后,任淮南市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淮南行署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淮南地委财经部部长、行署副主任。

1945年后,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胶东区行署代主任,安徽省财办主任。

1949年后,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浙江省财办副主任、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

汪道涵建国之后

1952年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

1978年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

1985年后,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同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诞生,他又被一致举荐为名誉会长。

198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他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以赞扬他在上海市长任内的政绩。芝加哥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0年当选为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汪道涵汪辜会谈

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劭的汪公被推举为会长。

1993年4月27~29日,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93年11月被推选为第九届上海市工商联名誉会长。

汪道涵上海就职

1994年被上海交通大学董事会聘为名誉董事长。是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讲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城市经济、经济管理等课程。

200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汪道涵因病逝世

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汪道涵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30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 。

汪道涵轶事典故

爱好读书

汪道涵最大的个人嗜好就是“逛书店”。上海的大大小小的书店里,经常可见到这位平易近人的市长的身影。他喜欢买书,文学评论、历史专著、名人传略、音乐美术、科技专著、经济理论,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他有句名言:“读书就是生活。”

汪道涵酷爱读书,还喜欢欣赏外国古典音乐,爱看京剧,下围棋。

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堆满了书籍,每每工作至深夜,回家还要从床头的“书山”中取一册看看,有时至凌晨仍手不释卷。 汪道涵为人儒雅,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一身笔挺的西装革履,银发光亮整齐,有着学者睿智的风度,虽届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容可掬。

汪道涵主要成就

出任海协会会长

1991年12月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他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他关心和热爱台湾同胞,广泛联系主张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台湾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汪道涵同志受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实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商谈,标志着两岸关系的历史性进展,并推动了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历史上称为“汪辜会谈”。

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

1998年10月,汪道涵同志再次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 汪道涵同志为推动两岸谈判进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汪道涵人物评价

学者风度,务实性格,平易近人,这是海内外媒体对汪道涵的一致评价。 记得几年前,当汪道涵刚刚卸任上海市长时,有个美国资深记者谈及他对汪道涵的印象时说:“汪道涵卸任后,除应聘到复旦大学任经济系教授外,还应聘到美国塔夫茨大学讲学,可谓开一代新风。他本身是个专家,又做了五年多市长,胸中有盘棋,且手中有数字,非常有条理。”

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90岁高龄安然辞世,老先生在政治舞台上沉浮大半个世纪,始终保有一个传统读书人的风骨。---《新民周刊》

我们纪念汪道涵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始终不变,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要学习他勇于探索、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不管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都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担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学习他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读书就是生活”,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善于从长远和全局,看问题、定政策、抓工作。我们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把群众急、难、愁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汪道涵同志的光辉业绩、领导艺术、战略眼光和人格风范,历历在目,尽管汪老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为上海发展立下的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人格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韩正

汪道涵补充介绍

  汪道涵(1915~2005)嘉山县明光镇人。民国22 年(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嘉山中学读初中,后在上海交通、光华大学深造。在校深受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民国26 年10 月,与其父汪雨湘等亲属投奔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经党组织派遣深入皖东抗日前线。民国28 年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长,与-、郭述申等一起,为开辟淮南路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发展党组织,宣传中共抗日主张等做出了突出贡献。民国29 年3 月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兼任县总队总队长、县委书记,淮南行政公署副主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建设厅副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行署代主任、华中军区、华东军区军工部部长。建国后,历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中央一机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市长。1987 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1991 年底,任海峡-协会会长。此后主持了著名的汪辜会谈(“辜”为台湾当局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汪道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