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马鞍山市名人>和县名人

侯学煜

侯学煜人物照片

和名人侯学煜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

侯学煜(1912年4月2日一1991年4月16日),安徽和县人,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侯学煜1937年从中央大学毕业;1947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4月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1950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4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侯学煜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和教学工作。

侯学煜人物生平

1912年4月2日,侯学煜出生于安徽和县。

1925年,考入安徽芜湖私立翠文中学。

1927年,转入南京安徽中学。

1928年,考入南京金陵中学高中部。

1931年,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1932年,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辍学回到和县县立中学任教。

1934年,从中央大学复学,由理学院化学系转入农学院农化系土壤专业。

1937年,从中央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入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

1945年,考取了中化农学会留美奖学金研究生并赴美国留学。

1947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49年4月,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1950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赴非洲热带草原考察。

1991年4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侯学煜主要成就

侯学煜科研贡献

科研综述

侯学煜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他发现土壤性质明显受母岩性质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土性的观点。对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顶级植物群落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在地植物化学方面研究发现若干富集某些元素的植物;二是探讨了植被地理分布的纬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山地垂直地带性,并总结其规律。认为山地垂直地带性服从水平地带性的规律。主张任何植被都反映出地带性的烙印。自然界中绝对的非地带性植被是不存在的。编制了中国植被图、农业植被制图等;三是注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问题,提出“大农业、大粮食”的观点,宣传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等。

学术论著

截至1991年4月,侯学煜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代表论著有《中国植被》《植物生态地理学的内容任务概念和研究方法》等 。其中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1]林厚萱,章慧麟,侯学煜.酸性土、钙质土和盐渍土指示植物的化学成分[J].土壤学报,1957(3).

[2]侯学煜.植物地理学的内容、范围和当前任务[J]. 地理学报,1955(01):1-23.

[3]侯学煜,陈昌笃,王獻溥.中国植被与主要土类的关系[J].土壤学报,1957(1):19-48.

[4]侯学煜.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8(03):91-96.

[5]侯学煜.再论中国植被分区的原则和方案[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1,5(4):285-291.

[6]侯学煜.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对植被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1985(01):3-20.

[7]侯学煜.试论历次中国植被分区方案中所存在的争论性问题[J].植物生态学报,2010(1).

[8]侯学煜,李治基,王献溥.保持生态平衡发展桂南的大农业[J].广西植物,1982(02):3-9.

[9]侯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M].科学出版社,1982.

[10]侯学煜.植物与环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3):5.

[11]侯学煜.从生态经济学观点论开发皖中农业自然资源的某些战略性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1986(1):13.

[12]吴征镒,侯学煜,朱彦丞,等.《中国植被》[J].科学出版社,1980.

[13]侯学煜.论中国植被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系统单位[J].植物生态学报,1964(02):3-29

[14]侯学煜.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M].科学出版社,1988.

[15]侯学煜.从新疆草畜资源的优越性谈该区的畜牧业发展[J].资源科学,1984,6(3):8-22.

[16]侯学煜.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7]侯学煜.中国150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18]侯学煜.中国的植被[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1年

“南亚栽培植物起源与分布”讨论会

印度

1956年

第六届国际土壤学大会

巴黎

1957年

全苏第二届植物学大会

苏联

1963年

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

1978年10月

国际干旱区土地利用学术讨论会

美国

1979年4月

第二届国际热带生态学会议

马来西亚

1981年

第十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

澳大利亚

1981年

世界环境保护会

肯尼亚

1986年

第五届国际生态学会议

美国

1987年2月

世界环境保护会议

肯尼亚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78年

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和盐碱土指示植物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1980年

什么是生态系统和什么是生态平衡

中国科协新长征科普作品二等奖

1981年

中国植被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4年

林业发展的建议

中国林学会劲松奖

1986年

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7年

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7年

中国植被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8年

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1989年

中国植被图(1:400万)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9年

中国植被图(1:1400万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侯学煜人才培养

高校兼课

侯学煜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兼课。

班级建设

1954年和1958年,侯学煜两次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为全中国各省区有关高等院校的教师开办全国性植物生态学讲习班。

讲授课程

1932年,侯学煜在和县县立中学任教期间,讲授《英语》《化学》《生物》等课程。

1952年,侯学煜在中国科学研植物研究所讲授《植物生态学》等课程。

培养成果

截至1991年4月,侯学煜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培养了大批的植物生态学与植物学科研和教育学人才,其中不少已是学科的带头人和科学家、教授 。如生态学家陈昌笃教授 ,植物学家蒋高明教授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9年

中国科学院委员荣誉奖章

1993年

中华绿色科技特别奖

侯学煜人物评价

“侯学煜卓著的科研成就、精深的学术造诣、赤诚的报国之心无不让人肃然起敬,深受感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苏华、潘庆民评)

“侯学煜是中国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奠定了中国植物生态学系统研究的基础,在植被研究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评)

“侯学煜是一位活跃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活动家,他对中国持续发展农业和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真可谓功德无量。”(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评)

“侯学煜是中国植物生态学奠基人之一,他是一名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又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工作组织者。”(和县人民政府评)

“他(侯学煜)为发展中国科学事业而竭尽全力。他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奋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一生。他的一生,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乃至世界生态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日报》评)

侯学煜补充介绍

  侯学煜(1912~1991),民国元年(1912 年)4 月2 日出生于和县历阳镇,少时就读于和县高小、芜湖萃文中学,后转入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民国26 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化系。随后,他在国民政府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历任练习员、调查员、研究员等职。

  民国34 年,他赴美深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50 年,侯学煜怀着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从太平洋彼岸向他爱人林厚萱发回一封“我即将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加急电报。不久,他就毅然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薪聘请辗转回国,投身新中国的科学事业。

  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研究室,任主任、研究员,并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教授。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和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同时历任《土壤学报》、《植物学报》、《地理学报》、《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丛刊》、《自然资源》等刊物的编委、国家科委西北防旱组、草原组、农业生物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侯学煜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富于创见。早在30 年代后期,他就发现了植物种类分布与土壤酸度的关系。当时,他每年用6~8 个月的时间在深山野地进行调查,每天步行60 华里,沐浴在祖国的大自然中,有时在山洞里过夜,有时宿在庙中,有时住在农民家里,经过8 年时间,爬山涉水,步行3 万余里,其间两次遇匪,一次翻车落入池塘之中,都险些丧命。由于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地努力调查、分析、研究,终于发现了酸性土和钙质土指示的植物,积累了宝贵的调查资料,写出了很有价值的有关钙质土和酸性土的植物群落论文。后来,他在美国又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且进行化学元素成分的分析,进而又发现一些酸性指示植物富集锰和铝。

  1950 年回国后,他先后到南北各地调查,于1954 年,集自己16 年科研成果,写成《中国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一书,荣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重要成果。1959 年他又与林厚萱、章慧麟合著了《中国150 种植物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一书。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是中国解放后填补起来的一门空白学科。在建国10 周年时,侯学煜出版了《中国植被》一书。书中附有图300 页,其中有1∶800 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分区图。在1965 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图集》一书中,1∶1000 万中国植被图是侯学煜主编的。1979 年,他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 年的全国植被调查资料,写成了《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他主编1∶400 万中国植被图,先后于1980 年、1981 年两度出版。他所编的这些中国植被图均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好评。其中1∶400 万中国植被图,受到国外有关学者的高度评价。在植被地理方面,美国的威克特,在著文中认为侯学煜的学说属于土壤顶极学说。侯学煜所著《植物生态地理学的内容任务概念和研究方法》,成为日本著名生态学家沼田真教授所著《生态学方-》一书主要参考书之一。他的学术论文《中国植被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有关学者经常引用的文献。

  40 年来,侯学煜笔耕不辍,共撰写专著十多本,论文300 余篇。他的这些学术著作、论文,推翻了“世上无土壤指示植物”的论点,令许多学者叹服不已,争相购索。他晚年执笔编写《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侯学煜始终以科学态度追求真理,追求进步。1951 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晚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的80 年代,侯学煜曾数度回乡探亲,对安徽及和县山山水水,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建设,充满一片爱心,寄予深情厚谊。1991 年4 月16 日,侯学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侯学煜”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