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宣城市名人>旌德县名人

戴戟

戴戟人物照片

旌德名人戴戟介绍

原安徽省副省长

戴戟(1895-1973),安徽兴德人。字孝。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毕业后入粤军。1925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团长、第十一一军师长等职。1930年十九路军成立后,代理六十一师师长。1931年调任淞沪警备司令。1932年!二八抗战时任停战交涉代表。1933年福建事变期间曾任兴泉省省长。事变失败后隐居苏州。抗日战争爆发后复出,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华东行政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副省长、全国人大代表。1973年2月病故。

戴戟人物生平

戴戟(1895-1973),原名光祖,字孝悃,原籍族德,祖父因经商迁居江苏,后定居苏州。幼年时,家境开始衰落,读完小学,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到一家商店去当学徒。不久,因不堪老板的虐待,离开家乡,去上海参加了学生军,时年15岁。

民国5年(1916年),戴戟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被派到安徽军阀倪嗣冲军中任见习官。蔡锷组织护国军讨衰,南方以广东为中心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戴戟深受鼓舞和感召,离开倪部赴广东,先入滇军,又经陈铭枢介绍,入粤军第一师第四团任少校团副。

民国14年(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准备北伐,建立国民革命军。戴戟调任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三十团团长。其时,蒋光、蔡廷错也在第十师供职,分别任副师长兼二十八团团长和二十九团团长,次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第四军沿长沙、平江、岳州一线迅疾推进。每次战斗戴戴都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汀泗桥战役,双方交火呈白炽化。戴戟亲冒天石,展次率部冲杀,激战中身负重伤。不久,第十师在武汉扩编为第十一军、辖第十、第二十四2个师,戴戴升为二十四师师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宁、汉分裂、戴戴十分苦闷,借口创伤复发辞去军职,寓居上海。

民国17年(1928年),戴戟接受陈铭枢、蒋光鼎邀约回到第十一军(中原大战中改编为第十九路军)任军参谋长等职。曾随军参加蒋、冯、阁中原大战,并奉命去江西“剿共”。“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全体官兵3万余人在赣州体育场庄严宣誓,从此不反共,枪口一致对外。民国20年(1931年)冬,部队调成京沪线,戴戟任淞沪警备司令。

民国21年(1932年)1月,日军阴谋侵占上海。戴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败何足计,生死何足论。我辈只有尽军人守土御海的天职,与奴一决死战”。并写下遗书准备与上海共存亡。1月28日夜,日军突然袭击上海闸北地区。中国驻军奋起反击。蒋光翁、蔡廷错、戴戟连夜步行赶到真如车站,设立临时指挥部,命令后方部队火速向上海集结参战。闸北地区的战斗一直延续到29日下午,中国军队将日军全部驱出了闸北地区。此后,日军虽不断增兵,仍展遭败绩,主帅连连易人。然而国民党军政部再三电令中国军队撤退;其兵力、弹药损耗也一概得不到补充。十九路军苦战月余,终于在弹尽援绝,腹背受敌的困境中挥泪撤离了上海。

十九路军撤出上海后,即被强令调往福建“共”。戴戟留任淞沪警备司令。陈铭枢、蒋光鼎、蔡廷错因日益不满蒋介石的卖国反共政策,开始进行联共反蒋抗日的活动,并于民国24年11月下旬在福州宣告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南京政府相对峙。史称“福建事变”。戴戟于是年夏末辞职,去福州参加“闽变”,担任人民政府委员兼兴泉省省长。新政权仅存在53天就被蒋介石派重兵绞杀。

戴戟流亡香港,不久又冒险返回上海。同年,蒋介石为拉拢戴,委其安徽省政府委员。戴戟为生活计,接受了这一虚职,仍长期闲居上海。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戴戟到南京请缕,希望披坚执锐,以赴国难。却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次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电邀戴戟出任皖南行署主任。戴载到任后,从整顿县政,澄清更治人手,团结开明士绅,提高民众抗战信心。他对新四军友善相处,与叶挺军长常有书信往返。在周松圃、余华等进步人士和中共党员的协助下,成立了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皖南办事处,戴兼主任。办事处组织8个特种工作团,成员多为热血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宣传、组织下,大量建立了“青抗会”、“农抗会”等民众抗日团体。一时间,皖南出现一派抗日救亡的蓬勃局面。

民国28年(1939年)10月,省政府主席廖磊病死,戴戟与继任李品仙不合,托故于翌年4月辞职。

日军投降后,戴戟不满于国民党当局腐败,更不愿参加新的内战,于当年底辞去东南补给区司令职务,不久申请退役。

民国37年(1948年),戴戟在上海参加陈铭枢等人领导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秘密从事反蒋活动。翌年春,由戴戴牵线接头,协助中共对国民党陈瑞珂、廖运泽两部队进行策反工作。使廖部官兵在淮海战役中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戟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务。“文化大革命”中,戴戟受到冲击和迫害。当“造反派”威逼他评陷别人为特务时,遭到他严辞拒绝。

1973年2月21日,戴戟因患癌症辞世,享年78岁。

戴戟补充介绍

  戴戟(1895~1973),原名光祖,字孝悃,原籍旌德,祖父因经商迁居江苏,后定居苏州。幼年时,家境开始衰落,读完小学,父母先后去世,不得不到一家商店去当学徒。不久,因不堪老板的-,离开家乡,去上海参加了学生军,时年15 岁。

  民国5 年(1916 年),戴戟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被派到安徽军阀倪嗣冲军中任见习官。蔡锷组织护-讨袁,南方以广东为中心成为革命的策源地。戴戟深受鼓舞和感召,离开倪部赴广东,先入滇军,又经陈铭枢介绍,入粤军第一师第四团任少校团副。民国14 年,广州国民政府准备北伐,建立国民革命军。戴戟调任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三十团团长。其时,蒋光鼐、蔡廷锴也在第十师供职,分别任副师长兼二十八团团长和二十九团团长。次年7 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第四军沿长沙、平江、岳州一线迅疾推进。每次战斗戴戟都身先士卒,勇猛异常。汀泗桥战役,双方交火呈白炽化。戴戟亲冒矢石,屡次率部冲杀,激战中身负重伤。不久,第十师在武汉扩编为第十一军,辖第十、第二十四2 个师,戴戟升为二十四师师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宁、汉0,戴戟十分苦闷,借口创伤复发辞去军职,寓居上海。

  民国17 年戴戟接受陈铭枢、蒋光鼐邀约回到第十一军(中原大战中改编为第十九路军)任军参谋长等职。曾随军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并奉命去江西“剿共”。“九·一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全体官兵3 万余人在赣州体育场庄严宣誓,从此不-,枪口一致对外。民国20 年冬,部队调戍京沪线,戴戟任淞沪警备司令。

  民国21 年1 月日军阴谋侵占上海。戴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号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败何足计,生死何足论。我辈只有尽军人守土御侮的天职,与倭奴一决死战”。并写下遗书准备与上海共存亡。1 月28 日夜,日军突然袭击上海闸北地区。中国驻军奋起反击。蒋光鼐、蔡廷锴、戴戟连夜步行赶到真如车站,设立临时指挥部,命令后方部队火速向上海集结参战。闸北地区的战斗一直延续到29 日下午,中-队将日军全部驱出了闸北地区。此后,日军虽不断增兵,仍屡遭败绩,主帅连连易人。然而国民党军政部再三电令中-队撤退;其兵力、弹药损耗也一概得不到补充。十九路军苦战月余,终于在弹尽援绝,腹背受敌的困境中挥泪撤离了上海。

  十九路军撤出上海后,即被强令调往福建“剿共”。戴戟留任淞沪警备司令。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因日益不满蒋介石的--政策,开始进行联共反蒋抗日的活动,并于民国24 年11 月下旬在福州宣告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南京政府相对峙。史称“福建事变”。戴戟于是年夏末辞职,去福州参加“闽变”,担任人民政府委员兼兴泉省(原福建省划为兴泉等4 省)省长。新政权仅存在53 天就被蒋介石派重兵 ,戴戟-香港,不久又冒险返回上海。同年,蒋介石为拉拢戴戟,委其安徽省政府委员。戴戟为生活计,接受了这一虚职,仍长期闲居上海。

  民国26 年抗日战争爆发,戴戟到南京请缨,希望披坚执锐,以赴国难。却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次年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电邀戴戟出任皖南行署主任。戴戟到任后,从整顿县政,澄清吏治入手,团结开明士绅,提高民众抗战信心。他对新四军友善相处,与叶挺军长常有书信往返。在周松圃、余华等进步人士和中-员的协助下,成立了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皖南办事处,戴戟兼主任。办事处组织8 个特种工作团,成员多为热血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宣传、组织下,大量建立了“青抗会”、“农抗会”等民众抗日团体。一时间,皖南出现一派抗日救亡的蓬勃局面。民国28 年10 月,省政府主席廖磊病死,戴戟与继任李品仙不合,托故于翌年4 月辞职。

  日军投降后,戴戟不满于国民党当局腐败,更不愿参加新的内战,于当年底辞去东南补给区司令职务,不久申请退役。

  民国37 年戴戟在上海参加陈铭枢等人领导的“-同志联合会”,秘密从事反蒋活动。翌年春,由戴戟牵线接头,协助中共对国民党陈瑞珂、廖运泽两部队进行策反工作。使廖部官兵在淮海战役中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戟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务。“0”中,戴戟受到冲击和-。当“造反派”威逼他诬陷别人为特务时,遭到他严辞拒绝。1973 年2 月21 日,戴戟因患癌症辞世,享年78 岁。

  “戴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